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黄航行和当地农民一起查看作物长势。受访者供图
季新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受访者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在劳动教育课上劳作。受访者供图
【青年聚焦・“下田青年”】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大江南北的广袤田间,一群年轻的“农人”,正抢抓农时挥洒汗水。他们手中的工具不只锄头耙犁,还有苗情表和测量仪;他们在田间播撒的不单是种子,还有科研数据、实验样本、教学方案。他们是投身田野、心系“三农”的“下田青年”。
“头顶上的草帽轻轻的,可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下田青年”们说,从来稼穑关天下,他们的世界不只是田园牧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压实他们肩头的担子――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肩负“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使命,懂农民、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下田青年”们,在这个春天再次出发了。“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他们要播种的,是被视为国计民生压舱石的中国粮。
1.黄土为“根”,90后研究生在旱地育秧苗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下田青年”们深知这一点。
如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达71%,这背后,是无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潜心攻关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飞速发展。
2017年暑假,中国农业大学大一学生黄航行右脚趾意外骨折,但他坚持坐上了前往甘肃武威的火车。这个拄着双拐的青年一心奔赴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这个实验站地处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致力于西北旱区节水农业科学研究。黄航行说:“前辈们扎根大西北近30年,在旱区农业节水事业中兢兢业业、成果丰硕。正是这种科研吸引力和情怀吸引力,促使我努力奔向石羊河。”
四年多过去了,黄航行成了石羊河实验站的一名硕博连读生。日常学习科研中,他主要和棉花、玉米等农作物“打交道”,依据野外实测数据,研究如何科学调控土壤水盐动态使作物节水高产。
“只有在黄土地里晒过太阳、干过农活,才能体会到热汗淋漓后发自内心的舒畅。黄土地给予我很多东西,包括由内而外的刚毅。”黄航行说,也因此,他除了坐在实验室的电脑前,就是扎在大棚圈起的实验田里,给农作物浇水、施肥、打农药。
研究初期,因为担心自己种植的棉花患上“根腐病”,黄航行频繁地去查看棉花根部的情况。“那段时间基本没有连续睡觉超过5小时,导致我的室友晚上睡前见不到我、早上起床也见不到我,还以为我连续几天没睡觉呢!”黄航行笑着说。
黄航行最爱听老师们回忆过去艰苦的科研岁月。20世纪90年代,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湖区,人们因无水可用而背井离乡,留下的是处处断壁残垣、废弃的机井、枯萎的沙生植物……经过实验站几代科研人员26年的科技攻关,加上当地的流域治理,这里最终重现了百年前当地县志所记载的“碧波荡漾、野鸭成群、游鱼无数”的美景。
黄航行也渐渐与农民们熟悉起来。2021年夏天,在石羊河流域18个村镇,科研团队“地头授课”,向农民宣讲了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作物的喷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节水技术送到农户家,还在当地中小学开展节水科普教育,作为主讲人的黄航行得到了多方赞誉。
石羊河是黄航行眼里的“第二故乡”,开启了他的科研初心和知农爱农的决心。“对于学农业的人来说,土地和田野就是我们的‘根’。”黄航行说,“西北黄土地对我的塑造和锻炼、石羊河对我的洗礼与磨砺,都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2.课“搬”田间,80后教师变“农学主播”
2020年五四青年节,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教师季新在田间选点完成后,怀着期待和些许忐忑,在手机上按下了“开启直播”键。于是,直播间里的学生观众,在屏幕里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另一面――身穿长袖衬衫,脚踩沾了泥巴的胶鞋,一根红绳将衬衫紧紧地扎在腰上。“草帽胶鞋扎红绳,博士直播教插秧”的故事自此传开。
季新是一名出生于1989年的农学博士,是农学专业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的授课老师。作物栽培,一定要与土地打交道。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课程不得不转为线上教学,但实践课程怎么办呢?季新突发奇想:或许自己可以当一回“农学主播”!
直播画面里,季新轻车熟路地走进育秧棚。“大家是不是被这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吸引了?”顺着季新手指的方向看去,绿色的秧苗充满生机,同学们透过手机屏幕,感知着春天的气息。“这片水稻叫作‘超优千号’,我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过,大家回想一下‘优’是什么意思?”季新一边提问,一边娴熟地将一株秧苗拔出,对着镜头细细展示。从判断一株秧苗是不是壮秧,到比较观察长势良好的水稻与旁边的杂草,季新根据田间所见随时随地引出知识点,所到之处皆有学问。
几场直播下来,同学们的心被“有趣、易懂的课程”打动了。“像春游一般,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连非农学专业的学生也慕名前来收看,对下田插秧产生了兴趣。
“袁隆平先生说过,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够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来。”借着大家的“热乎劲儿”,季新适时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农态度。
“曾有同学自嘲道:远看要饭的,近看卖炭的,仔细一看农学院的。农学在过去一些人的观念里,是‘土’和累,但这已经是‘老皇历’了。我希望学生通过参与播种育秧、整地插秧、浇水施肥、打药除虫、选种收获等全过程实践,感受亲近土地的喜和甜,体会‘泥腿子’的新时尚。”季新说,在农学院耕读教育的引导下,不少同学对土地的热爱变得更加真挚和深沉。
一位学生在学习报告中,作诗表达自己的收获:抬脚风撩衣荡,退步土新如垄。此间乡土穷乐,任尔艳阳西斜……
3.劳动育人,00后学生耕种班里的“责任田”
春风吹拂中,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育人“大思政课”,在上海交通大学周边的田间地头铺展开。自2021年初春起,上海交通大学开始进行劳动教育试点,积极开辟校内劳动场所,让同学们在地里动动脑、迈迈腿、出出汗。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大三学生、00后青年韦凌波,在劳动教育课里负责划分学院附近空地里的“责任田”,让每个班级划分多支“生产队”来种植果蔬,进行浇水、除草、修枝等养护工作。同学们打趣地说,这是“班级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学们在地里种下西瓜、番茄、葡萄等果蔬,从此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春耕时节,各支“生产队”集结于农田前,分赴各自“包田”,开始为播种工作忙碌。盛夏时节,同学们一进入大棚已经满头是汗,但大家坚持劳作、乐此不疲。
大一暑假,韦凌波随学院实践团队在云南的实践之行,让他真切感受到专业知识能够带给农民们帮助。谈及实践感受时,他认真地告诉大家:“‘农’,一点都不土气,而且特别有价值,真的大有可为!”从此,“下田”从课程要求,变成了自身爱好,滋养着韦凌波的农学梦。
学院教师在外出调研时意外发现车厘子的长势、病害、硬度与距离高压电的远近密切相关。为了解密车厘子的“磁场效应”,韦凌波每日在农业与生物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两个实验室之间往返十多次,“电动车每天都要充电”。
在交大校园,他所在的课题组有两块地专门用于种植研究车厘子。课题组的同学们平时整形修剪、精心培育,成功育种2个全新的樱桃品种,通过了上海市新品种审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要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在粮食安全上要想拥有自主权,首先要控制好农业生产的源头―良种。韦凌波说:“我们国家的车厘子很多都是国外引进品种,所以我们课题组不断在试验田里培育新的车厘子品种,很有战略意义。”
过去,韦凌波偶尔也会在夜里辗转―投入农科的道路是否正确?是否划算?如今,在下田劳作的充实感和科技助农的成就感中,这个00后“下田青年”已经寻得了答案―“坚定做一个农学青年,坚守这条科研道路,一直做下去。”(记者 王美莹 本报通讯员 舒天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1564.html发布于: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