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3月21日电 题:香港故事:疫情下的民间“救火队”

  新华社记者苏万明

  早出晚归、马不停蹄、随时应急,这是最近一个多月来,香港公益慈善团体“汇蝶公益”100余名义工的工作常态。

  “汇蝶公益”是由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何君尧任创始人的注册公益慈善团体。位于良田村的何君尧议员办事处,近期求助电话不断。穿着防护衣的义工们,把物品分装到袋子里、标记好目的地、装上货车,随即车辆启动,疾驰而去。

  春节之后,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急转直下,很多确诊病例不得不禁足居家,无法外出。一方面,居家病例生活要继续,大量需求随之涌现,如药品、食品、快速测试剂等,不一而足。另一方面,中央及特区政府和香港各民间团体手中的抗疫物资,也急需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各界爱心第一时间温暖到最需要的市民。

  怎么办?来自香港基层社区的诸多市民正挺身而出,当起疫情下的民间“救火队”。“汇蝶公益”就是其中一支。

  “汇蝶公益”的义工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格外引人注目。

  他叫曾常聪,已年近古稀,家住屯门码头区。春节后不久,当得知“汇蝶公益”需要帮忙,他每天早上和老伴一起坐车前往良田村。

  办事处有义工不间断接听确诊街坊的来电,记录他们的求助内容、地址、联络电话等信息。曾先生的主要工作是把市民求助的物品分好类、装好袋、做好标记、搬上车辆。

  连花清瘟胶囊、退烧药、止咳水、万金油、快速测试剂、消毒水、午餐肉、果脯、方便面、白米、油……社会各界捐赠的物品通过曾先生等老年义工的手,快速入袋装车,随即由其他义工派往求助街坊家中。

  “疫情没退,我们随时待命,会继续做下去。”曾先生说,虽然一天要忙好几个小时,但感觉非常有意义,家人也都全力支持。办事处每天提供快速检测和防护服,他们也比较放心。

  曾先生等人装车完毕,司机义工和送货义工就开始了一天的奔波。

  司机义工罗锦荣今年34岁,有一部货车,平时自己经营消毒方面的生意。2月18日,当听说“汇蝶公益”需要司机义工,他毫不犹豫地停下了自己的生意,当天就驾驶自己的货车前往支援。

  “钱可以晚一点再赚,现在帮人要紧。”他说。来到良田村,他发现还有六七位朋友也已经加入了司机义工团队。

  罗锦荣的妻子非常支持丈夫的选择,唯一的担心就是怕丈夫感染。但是,当她越来越多地了解到确诊街坊的迫切需求,也听说办事处会安排上下车消毒、提供防护衣,她最终鼓励丈夫放手去做,自己独自照顾两个孩子。

  2月18日开始,罗锦荣天天出车。和他一车的,还有几位负责送货上楼的义工,他们将把物品安全、快速地送到每一位求助街坊的家门口。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罗锦荣每天早上9点动身来良田村,装车、消毒、做好防护、加油,大约11点出发。他们每天兜兜转转,穿街走巷,晚上11点回家是常态。

  罗锦荣多数时候一天出一次车。但不时有紧急需求,也会一天出车两三次。“尤其是最初两个星期,好几次半夜回来了,有事情又要出去。那时实在是太多人求助了。”他说,那一段时间,香港还非常寒冷,每天晚上回到家中,他已经累得不想动弹,可第二天又继续出发。

  时至今日,港岛、九龙、新界,罗锦荣已经走了很多遍。沙头角等偏僻的禁区附近,也曾留下他们的足迹。

  王西萍是从2月20日开始成为“汇蝶公益”跟车送货义工的。她一开始也有点担心,因为求助对象是确诊患者,“我分分钟可能‘中招’。但是如果我们不帮忙,他们就可能没有食物吃、没有药品用,那就太惨了!”

  最迟在11点左右,王西萍会来到良田村,坐上送货车。车子每快到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她会电话通知求助的街坊。车辆刚刚停下,她便下车,拎起物品袋上楼,到街坊家敲门提醒,然后转身下楼,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每天上楼十多次。每天送完,人都快散架了。”王西萍说。因为穿着防护服,每天她身上都被汗水湿透好几回。有一次她到深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1780.html发布于:2022-03-23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表情: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343人围观)
网友昵称:5321
5321V游客沙发
2023-03-10回复
赞、狂赞、超赞、不得不赞、史上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