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当务之急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需要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所以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从0到1”的创新,而且在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自明末清初开始,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技术同社会发展分离了。当时虽然有些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一些,但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一种雅兴,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再看当代中国,科技重大专项有力支撑移动通信、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制造、物流、交通等产业的智能化升级,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服务于现实生产生活,不断壮大发展新动能。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靠改革破除科技领域体制机制障碍。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想法到市场的挑战。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适应,完成从科学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多年来,一些部门和领域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的问题比较严重,创新和转化的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完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大的提高。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清除有形无形的“栅栏”、院内院外的“围墙”,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79%。下一步,可以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让更多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科技创新活动,让企业在重大科技规划中发挥出题者作用,在重点产品科研攻关中发挥产学研各方的组织协调者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技术承接应用者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5日 09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2120.html发布于:20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