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北京商报
硬科技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举办,与会嘉宾深入探讨硬科技发展的组成要素,如何通过投资推动硬科技的突破与应用,以金融视角为硬科技发展谋篇布局。科技公司时间维度上的延迟满足,恰恰与耐心资本的投资久期完美契合,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正在探索双向奔赴的路径,未来耐心资本有望成为硬科技行业的超级助推器。
资本可能成为技术路线的塑造者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创新版图重构的时代背景下,硬科技不仅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构建安全可靠产业链、抢占下一个科技高地的关键路径。
那么,如何理解硬科技?金融视角下又该如何看待?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看来,所谓硬科技仍是新的概念,个人看来,其涵盖科学、技术、工程三大阶段,硬科技的本质是具有高门槛、原创性、引领性的一个体系。当前,硬科技存在着“卡脖子”技术与竞争,这些都对投资造成了很多困难,破解这些难题要拥有慧眼,即深度的储备,还需大量经验丰富的科学家、企业家与金融家协同合作,投资时则要精准定位中国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表示,科技行业有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指数型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多重的自我正反馈机制,在关键的时点能够产生协同共振效应,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带来的网络效应。第二个明显特征则是幂律的分布,即少数事件占据主导地位。上述两方面的特征下,科技公司时间维度上的延迟满足,恰恰与耐心资本的投资久期完美契合。当投资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资本可能成为技术路线的塑造者。
“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资金的规模足够靠近产业链,二是资本具备跨周期的定力,这也正是耐心资本的决定性优势,本质是资本以规模换胜利,以时间换赔率的结果,它将科技行业的极端不确定性,通过规模和时间的力量转化成为一种可量化的确定性。未来,耐心资本必将成为硬科技行业的超级助推器。”王文灵指出。
工银投资董事长冯军伏则根据科创公司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视角下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冯军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创公司成长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萌芽、膨胀、低谷、复苏、成熟,个人认为其成长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起伏大、转换快、节点多。围绕这三个特点,金融资本可以发挥独特作用:针对起伏大,金融资本可以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针对转换快,可以提供全场景服务。针对节点多,金融资本可以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平衡制约机制,同时强化ESG管理。
并购对硬科技形成实质推动
作为耐心资本落地的重要一环,并购重组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硬科技而言同样意义非凡。
自2024年起,一系列政策持续为硬科技并购市场注入活力。中国证监会先后于2024年4月、6月发布《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支持“推动科技型企业高效实施并购重组”“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
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在冯军伏看来,耐心资本通过股权投资、并购整合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降低其技术商业化方面的阻力。初创期以股权投资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技术研发,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成熟期则会通过债转股等工具助力企业上市、并购整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新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许惠龙则从科技企业的视角,在并购战略层面强调了战略整合、文化整合以及机制整合的重要性,即企业内部、并购任何一方只有在方向上重新梳理使命价值观并达到认同,才能拥有并购基础。在他看来,整合并购是一个较大的话题,整合并购永远在路上。
“展望未来,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并购或已成为各方绕不开的典型交易事件,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谨慎思考,审慎操作,进而对硬科技形成实质推动。”北京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望南如是展望称。
可以预见的是,耐心资本与硬科技正在探索双向奔赴的路径,在耐心资本的持续助力和并购市场的有力推动下,硬科技有望突破重重挑战,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推动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耐心资本流入,硬科技创业者或能不再为资金而担忧。
榜单揭晓丨TOP20硬科技投资机构名单发布
论坛现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发布《2025年中关村TOP20硬科技投资机构》榜单,旨在展示中关村科技投资生态、树立硬科技投资标杆、激发创新动能,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耐心资本。清科研究中心为本次评选提供数据和研究支持。
评选面向全国范围内投资于中关村企业的机构,对其在硬科技领域企业早中期阶段的投资与退出业绩进行统计和筛选,其中硬科技企业涵盖了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生物技术等,筛选符合中关村地域属性、科创行业属性和早中期阶段属性的投融资案例,共覆盖累计近900起案例、投资金额超800亿元人民币(约占北京市投融资的1/2)、参评机构近千家。
入榜《2025年中关村TOP20硬科技投资机构》榜单的有(排名不分先后):中关村资本、启明创投、君联资本、顺禧基金、中关村科学城公司、中金资本、红杉中国、蓝驰创投、源码资本、亦庄国投、深创投、达晨财智、创新工场、京国瑞、朗玛峰创投、IDG资本、经纬创投、中科创星、联想创投、国新基金。
项目签约丨9家原创科技力量项目获投资
在本次论坛上,中发展投资9家原创科技力量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中关村发展集团始终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瞄准科技创新源头,聚焦投资服务以“院所、院系、院士、(医院)院长”等为代表的前沿科创群体,助力原创科技力量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代表集团与9家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代表进行现场签约,包括:来自清华大学的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北京大学的北京硅心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山东奥卓新材料有限公司、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北京领涂铠盾科技有限公司、来自中国科学院纳米所的北京火眼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北京竞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自昌平实验室的北京百邑无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来自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科学研究所的清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孟眸(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25660.html发布于: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