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七类能力构成中信股份独具的稳健价值,该优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尤为突出

文|刘建中

编辑|史毅

3月28日,中信股份(00267.HK)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营业收入7529亿元,同比增长10.6%;税前利润1327亿元,同比增长7.6%;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股息为0.55元/股,同比增长6.8%。

中信股份的市值在2024年上涨了27.5%,同期恒生指数涨幅为17.7%,恒生综合企业行业指数涨幅为5.5%。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据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更新报告,2024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如果不考虑疫情暴发的2020年,2.7%是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低速度。2025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仍将盛行,全球贸易碎片化仍将持续,加之通胀问题、债务问题,全球经济增长仍不乐观。

受国际环境影响,2024年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底部,同时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期。在此种经济环境下,中信股份的稳健特点逐步显现。市场越来越认识到中信股份独有的优势和价值:

第一,中信股份拥有金融全牌照优势,通过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增进服务效率,提高服务广度。例如,对前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到96%。中信股权投资联盟,在管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超1000家,支持了宇树科技等一批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为初创期企业提供“耐心资本”。

第二,中信股份拥有业态多元的实业业务,2024年实业子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在全球经济格局不确定性条件下,多元化带来的业务协同与互补,增强了实业部门的韧性与稳定性。例如,202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利润总额为429亿元,同比下降50.3%,而中信股份旗下的钢铁企业利润降幅显著小于行业水平。其中,中信特钢(000708.SZ)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10.4%;南钢股份(600282.SH)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上升6.4%。

第三,中信股份拥有深厚的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中信自1979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的窗口,现在更是中国外向经济的桥梁。中信股份境外业务覆盖全球约16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实现资产、收入双增,总资产同比增长13.7%,收入同比增长21.8%。2024年中信建设海外新签合同额和新生效合同额分别增长3.2倍和1.8倍;中信重工(601608.SH)海外新增生效订单同比增幅超80%。2024中信发布“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服务品牌,进一步增进了国际化能力。

第四,中信股份拥有较强的宏观经济把握能力与前瞻研究能力。中信依托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能力,汇集众多实业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感知行业变化,并且快速响应。例如,中信金属(601061.SH)通过研判形势,调整业务布局,积极拓展有色业务,2024年铜产品贸易规模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和163%,且投资艾芬豪矿业取得良好投资收益。艾芬豪矿业的KK铜矿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铜矿,基普什锌矿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锌矿。

第五,中信股份风控管理缜密。中信把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不良资产率保持行业较低水平。2024年,标普将中信股份主体信用评级由BBB+调升至A-(展望稳定)。标普“A”类信用评级表明企业经营稳定,风险控制能力非常强。

第六,中信股份拥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科技的共享能力。当某个子公司的一项举措取得了良好收益,这种经验就会被其他子公司学习,从而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或科技水平得以提升。比如,中信股份旗下各公司的数字化能力在本行业内都比较突出。

第七,中信股份还拥有大型综合企业独有的复杂事务处理能力,以及集团品牌赋能能力等。通过董家渡纾困项目,可以看出以上能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尤为重要。董家渡项目原属融创中国(01918.HK),融创出险后,中信介入。中信信托设立财产权信托计划,阻断项目风险外溢;中信银行(601998.SH)担任托管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中信泰富地产、中信城开代管代建,优化产品设计,提升资产价值;中信集团通过品牌赋能,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市场认可,最终实现三开三罄,总销售额达到215亿元。

在以上七类能力的加护下,2024年中信股份的各重要子公司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中信银行

2024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为2136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为686亿元,同比增长2.4%。在13家营收超1000亿元的银行(下称“千亿银行”)中,中信银行营收增速排名第一,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第四。

表1: 2024年A股千亿银行的营收、净利润等情况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净息差是银行业的重要指标,是同业比较的基准尺度。2021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2024年,13家千亿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中位数为7.9%,中信银行净息差降幅为0.6%,在13家千亿银行中最低。

不良率反映了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2024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5亿元,不良贷款率1.16%,拨备覆盖率209.43%。不良贷款率连续六年下降,达到了2014年以来最好的水平;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连续四年上升,达到了2013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中信证券

2024年,在IPO(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收紧的压力下,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为638亿元,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为217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股东权益2931亿元,同比增长9.0%。

对于证券公司,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最为重要的财务指标。中信证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归母股东权益排名行业第一,境内股债承销规模、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资产管理规模都保持行业领先。

A股共有49家证券公司,目前已有29家公布了2024年财务数据,其中16家营业收入超过了70亿元。在这16家中,中信证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72%,位列第四。

表2: 2024年A股证券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ROE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2024年中信证券境外收入109亿元,占总营收的17.2%。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中信证券中资离岸债承销规模市场排名第一,香港市场股权融资承销规模排名第二,中国企业全球并购项目交易规模排名第二。境外业务毛利率为59.0%,境内业务毛利率为41.7%。

目前,中信证券分支机构覆盖全球股票总市值95%以上的主要市场,中信证券凭借独特的行业地位和优势,服务中国客户“走出去”、境外客户“引进来”。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中信特钢与南钢股份

2024年,钢铁行业依旧处于调整阶段,需求下行压力仍在、原燃料价格处于高位。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中钢协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统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 50.3%。

中信特钢和南钢股份的表现显著优于行业整体,中信特钢(000708.SZ)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10.4%;南钢股份(600282.SH)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上升6.4%。

中信特钢和南钢股份的盈利质量一直优于钢铁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有五个指标可以从不同侧面衡量企业的盈利质量: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收益率(ROA)、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中信特钢和南钢股份在每个指标的得分都居行业前列。

计算A股最大的27家钢铁公司(2023年营收都超过100亿元)的以上五项指标,并求出这五项数据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均值(因为半数钢铁公司尚未公布年报,这里用三季度数据)。表3是各钢铁公司以上均值的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中信特钢和南钢股份各项指标的排名都在前五名。

表3: 主要钢铁企业的净利率、毛利率、ROE、ROA、ROIC排名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中信重工

中信重工(601608.SH)是矿业、水泥、海上风电等行业的重型装备制造商。2024年行业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中信重工营业收入为80.3亿元,同比下降1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亿元,同比增长34.4%。同时,有息负债实现四连降,从2020年的53.7亿元,降至20.3亿元。

中信重工强化技术攻关,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7%左右。2024年,在矿山及重型装备业务方面,交付国内最大直径6.2m×98m富氧挥发回转窑、世界最大规格直径7.2m×138.5m特大型煤化工用回转窑、世界最大规格铁精粉用动态选粉机、世界“轧机之王”5600 毫米宽厚板轧机等一批首套产品。“矿井提升机”产品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方面,中标新疆、黑龙江、贵州等总队级消防机器人项目;签订首批次大型油田消防机器人项目。“移动重载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批复;“智能防爆机器人”产品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2024年公司海外生效订货增长超80%,带动公司整体新增生效订货超150亿元,同比增长28.7%,创历史最好水平。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中信金属

中信金属的主营业务为金属贸易与金属资源投资,2024年营业收入为1302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为22.4亿元,同比增长8.8%。

中信金属积极研判国内国外的复杂形势,调整业务结构,坚守风险底线。目前海外矿山项目建设顺利,经营业绩创新高。

艾芬豪矿业贡献投资收益 3.2亿元,旗下刚果(金)KK铜矿全年铜金属产量43.7万吨,满负荷生产后年产量有望超60万吨,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铜矿;Kipushi锌铜矿实现商业化生产,全年锌产量5万吨,预计前五年平均产量27.8万吨/年,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锌矿。

Platreef铂族多金属矿建设平稳,产品为铂、钯、铑和黄金。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首次供矿,年产量约10万盎司。

秘鲁邦巴斯铜矿贡献投资收益5.6亿元,2024年度铜精矿含铜产量达32.3万吨,同比增长 7%。Ferrobamba深部矿体新增资源量铜金属250万吨、钼金属13万吨,大大增强了长期经营潜力。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其他子公司

中信股份的其他子公司也各具亮点。

中信戴卡是铝车轮行业龙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5%,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5%。2024年境内销量同比上升3.3%,境外同比增长5.2%,营收达到324亿元,同比增长5.4%。公司高度重视技术提升,自研自制中国最大的7500吨两板式压铸机,生产出全球汽车制造业首个重载集成铸件。墨西哥铸件项目2024年10月全序贯通投产,摩洛哥灯塔工厂仅历时8月建成,点亮非洲首家“灯塔工厂”。

隆平高科(000998.SZ)在稳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收入的同时,积极开拓“专精特新”高附加值品种市场。78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完善了绿色优质高产品种布局。巴西玉米种子业务市场占有率超20%,国际种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信出版(300788.SZ)营收16.9亿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上升2.0%。面对出版市场疲软和新媒体分流冲击,公司借助AI升级内容电商营销体系,有效控制销售成本与折扣率,毛利率提升了4.1个百分点。中信出版积极深化动漫文创战略,加强IP运营合作,巩固大众图书零售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地位。中信出版的影响力和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其商业价值,是中信集团一张靓丽的名片。

中信资源(01205.HK)营收95亿港元,同比增长148%,税前净利润8.2亿港元,同比增长17.8%。全年原油贸易量959万桶,新增收入59亿港元。

中信澳矿虽面临劳动力紧张和成本上升等挑战,在减产三分之一情况下实现盈利1.76亿美元,体现出逆境之下的运营能力。

资本市场正在重估中信股份

未来的六大进取方向

中信未来将在金融“强核”、实业“星链”、科技创新、国际化能力、市值管理、人才改革六大方向蓄势发力。

2024年中信股份提出金融“强核”和实业“星链”两大工程。金融“强核”工程将着力打造多面领先的商业银行,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巩固信托优势地位,增强保险竞争能力,并推动金融租赁成为综合金融板块新的增长极。

实业“星链”工程,以“焕星”行动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以“造星”行动造出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点,以“探星”行动探寻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中信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只有积极研判形势,针对性、持续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才能抢占先机。

中信将巩固国际化优势,打造更加开放的中信。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全球贸易碎片化的当下,国际化能力成为稀缺资源。中信将全力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并帮助国外企业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投资中国。

中信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和市值管理工作,将其纳入长期战略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公司价值与市值同步提升。2024年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努力为股东、为投资者带来更大回报和价值。

中信还将深化人才改革。人是企业之本,是改革发展“第一资源”。除了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改革的高素质干部,中信还将启动科技人才“星河行动”,将选拔培养若干名首席科学家、高级专家和青年科技创新英才,面向全球引进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25687.html发布于: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