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黄慎《蹴鞠图》
春和景明,桃花灼灼,在中国古代,古人除了在清明时节祭祀祖先外,还有踏青、放风筝、蹴鞠等娱乐活动。这些历史场景,鲜活地保存在天津博物馆的一幅幅古画中,诉说着“清明”的“诗情画意”。
天博馆藏的清代黄慎《蹴鞠图》中,绘有宋太祖身着龙袍与大臣赵普蹴鞠的场面。人物用笔细劲削力,顿挫自如,有草书行书之意。玩者之动态与观者之静态相映成趣。人物神情刻画生动,笔意奇趣不俗。此图说明了蹴鞠是宋代军中之乐,也是宋朝开国皇帝和贵族都喜爱的活动。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写了一群儿童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欢快心情。古时,清明节放风筝很是盛行。在他们看来,放风筝不仅是一项游艺活动,还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放风筝时,都会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病症都写在风筝上,等风筝飞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故而又叫“放断鹞”。天博馆藏的清代倪田《牛背风鸢》,图绘的正是一位少年骑在水牛背上放风筝的情景,意境清新而富野趣。
清明踏春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到了唐朝成为一种时尚。天博馆藏的明代李士达《春郊游射图》形象描绘了踏春这一场景。此图将远山、桃花、春柳、房屋、人物用“之”字构图错落有致地整合在一起,构图优雅舒展,赋色古朴清润,用笔兼工带写,画面繁密得当。人物虽细小,却栩栩如生,气象朗然,一派春季盎然,悠然逍遥的景象。
因“柳”和“留”谐音,自《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句起,折柳赠友,依依惜别,也就具有祝愿“春光常在”的意味。
天博馆藏的清代汤贻汾《石城送别图》,画中清幽宽阔的秦淮河上,碧水汩汩流淌,坡岸芳草青青,春杨绿柳披纷,婆娑摇曳起舞,舟子摇棹荡漾,悠然载客而行。远处民居茅舍栉比,一行人蹀躞出城,陆续来到秦淮河边送别。近旁舟帆泊岸,右侧重檐六角亭前另有二人似在拱手作揖。画作附有行笔诗跋,汤贻汾在字里行间里赞誉友人的德行,感怀难舍之情溢然素纸。
天博书画部副主任邢晋告诉记者:“清明节是祭祀先祖,祈福后代的日子。古人立于春意之景,铺一尺手卷,蘸一笔墨色,抹一缕惆怅。他们把蹴鞠、放纸鸢、踏春等娱乐活动寄情于书画中,实际上也是表达‘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心态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认为:“古时,清明祭扫都要到郊外去,从唐代开始,在哀悼祖先之余,欣赏春日美景,骋足青郊原野渐成习俗。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现如今清明假期除了为先人祭扫哀悼,携家人尽享明媚春光,也是对清明文化的一种传承。”(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2705.html发布于: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