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东风雨,立夏东风昼夜晴”“小寒大寒冻得透,来年春天暖得早”……农谚源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认为,二十四节气农谚是传统农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老智慧往往蕴藏着万千气象,某些节气农谚通过揭示某种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对未来的气象气候进行预判,其中大多数经过反复验证,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

  晓天气,知农事

  节气农谚反映中长期天气预测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副处长成林介绍,古人在长期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总结自然规律得出一些农谚,通过动物的反应或自然现象的变化,来预测中长期天气趋势。

  例如:“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这是对两种自然现象进行关联从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据气象部门近10年的数据统计,河南省立夏当日出现降水的年份仅2020年一年,当年三伏天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了0.8摄氏度,立夏无雨的年份三伏天平均温度均高于其他年份。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农谚反映的自然现象已被气象要素指标量化。成林认为,目前信息时代专业化、精准化的天气预报技术已不再依据农谚。但是,对农事活动有提醒作用的农谚目前仍有广泛应用,这些农谚概括性和科学性强,语言精炼朴素,便于人们口头传诵。

  古与今,相对照

  现代气象预报趋势与节气农谚大体一致

  “尽管现代气象预报的基础,是充分运用数值预报、气象学理论、观测系统、信息传播及大数据时代各种算法,但预报结果与趋势,也与古时节气农谚大体一致。”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静介绍,江苏的主汛期是5月到10月,从1991年到2020年30年的历史平均降水量来看,5月上旬江苏全省降水量在25―37毫米之间,相较4月下旬明显增大。这恰好和“立夏小满,江河水满”以及“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这两个节气谚语相对应。

  “立夏至夏至,热必有暴雨。”立夏之后气温明显上升。在江苏,5月上旬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明显增多,降水的对流性明显增强。从往年5月的暴雨日看,也能验证这句话。例如2020年5月7日淮北部分地区、5月8日沿淮部分地区和5月14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暴雨天气;2021年5月10日苏南部分地区,5月14日和15日沿江苏南部分地区均达到了暴雨量级。提前的分析与预报,为农事安排以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贯四时,达四方

  不同地区的节气农谚极富地域特色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迥异,气候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区的节气农谚也做到了因地制宜、富有地域特色。唐志强以立夏、小满节气农谚举例说明:

  西北地区流行“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的农谚,意思是如果立夏刮东南风,说明气温比往年升高得早,雨水少,长时间的高温蒸发,那么在农历六月出现高温大旱的概率就比较高,会影响小麦的孕穗。华南地区则有许多农谚根据立夏时节的风向,预测未来的雨旱。广东有“立夏南风旱,北风雨水多,东北风有大水”“立夏刮北风,大水往下冲”,海南有“立夏吹南风,当年少台风;立夏吹北风,当年多台风”,广西有“立夏北风鱼塘空,立夏东风引雷公”“立夏南风,火烧田垌(指水田干旱)”,等等。这些农谚在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3日06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有问题工单联系,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哎呦哇啦-Ouch! Wow!

原文地址:https://www.au28.cn/post/4726.html发布于:2022-05-03